隨著端午節的臨近,粽子“大戰”風起雲涌。各商場超市打折促銷不說,自產自銷,或在農貿市場擺攤出售或走街串巷叫賣的也不在少數。
  筆者所在的縣城有幾個超市,粽子在好多天前就集中上架了。從品種來看,既有稻香村、科迪等品牌,也有個面點攤和蔬菜攤經營者自己包了煮好的;從包裝來看,既有禮盒、“網兜”,也有散裝的,還有用繩子拴成一串一串的;從價格來看,高低不等,相差懸殊。最便宜的非蔬菜攤銷售的用繩子拴的粽子莫屬,1串10個僅賣6元,面點攤的則1塊錢一個。
  我發現,粽子禮盒不論貴賤都鮮有人問津,而幾塊錢一斤的散裝粽子和6塊錢一串或1元一個的廉價粽子卻很吃香。為啥?從自身經驗來分析,我覺得老百姓買粽子不在乎是不是品牌、有沒有華麗包裝,而是圖實惠,便宜就行。
  買的粽子再實惠,還能有自家包的實惠?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,母親都會包許多粽子,一串一串拴起來,煮一大鍋。包粽子離不開兩種基本原料:糯米和葉子。糯米不發愁,家裡有。那時我們村除了花生、玉米等大田作物,各家都有稻田,父親年年特意栽點糯米,用來臘月磨面做炸糕和端午節包粽子,寧可因為有病蟲害導致產量低也不打藥。葉子也好說。離我們村幾里地遠有一個大葦塘,誰家都能免費劈點葦葉。
  粽子還沒煮熟,就滿屋飄香,等出了鍋,剝開葉子,蘸點紅糖咬一口,既黏且甜,還帶著淡淡的葦葉清香,那味道讓人一想起來就流口水。從超市買的速凍粽子,品牌再響,餡料再奢華,也跟不上這麼現包現煮現吃的鮮靈啊。吃自家包的粽子,最大的好處就是對原料知根知底,吃著百分百放心。
  鄉親們包粽子不光為了自家吃,相當一部分會送給親朋好友,讓街坊鄰居嘗嘗鮮。哪怕走遍海角天涯,買到再昂貴的粽子,都跟不上自己家包的粽子香,因為裡面包滿了濃濃的親情和鄉情,那是花錢買不來的。 劉奐明(河北職員)  (原標題:自家包的粽子香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n25fnvhw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